你在这里

【孔院故事】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

第一年知道当地将开展汉语课程——她冲上前去报名;

第二年得知可以继续学习汉语——她说这下我终于安心;

第三年询问是否还要学习汉语——她回答那还用说。

她就是罗马尼亚锡比乌孔院沃尔恰教学中心的一名普通学员——德尼萨。

在沃尔恰,汉语课程既不是有学分的选修课,更不是必修课,只是学生自选参加的兴趣课。学生出勤与否,参加考试与否,全凭自我选择。

2018年,德尼萨代表沃尔恰教学中心参加了“汉语桥”比赛,成绩优异;2019年春节晚会,她的舞蹈惊艳全场;2019年夏天,她参加了HSK一级考试,用将近满分的答卷结束了一年的汉语学习之旅;2019年10月,新学期后一个月,她报名了HSK二级考试,又一次以超高分通过;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,她的一曲“芒种”博得满堂喝彩;2020年的“孔子杯”汉语比赛,她再次代表沃尔恰出赛,捧回“二等奖”和“优秀演讲者”两项荣誉。

这背后,是她每日安排时间自学汉语,进度远远赶超他人;是她为节日晚会彩排,舞蹈训练的汗水洒在舞台上;是她为“汉语桥”比赛做准备,周末的教室里总有她的身影。

她说汉语这个纽带,将所有喜欢汉语、热爱中国的人紧紧联结在一起。她始终记得去中国参加夏令营期间,营员们都站在台阶上,大声向中国问好。那一刻,所有的声音合而为一,强烈的归属感油然而生,蓬勃的力量甚至让她微微颤抖。

她说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现代化,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多么亲切友善。友谊不因距离而消散,她永远期待着下一次见面时与中国朋友们热情拥抱,促膝长谈。

她说因为汉语,结交了更多的朋友,建立了更广的联系,创造了更深的羁绊。

她说在黑暗中与朋友同行总比独自走在光明中要好,更何况,汉语之路,是一条无比光辉璀璨的道路。

她因汉语而颤动,她因汉语而不同。我们推广汉语,为消除偏见,为拥抱理解,为和而不同,为美美与共。一代代汉语人为此而筚路蓝缕,不言辛苦,与“她”同行,终至天明。

汉语之路,光辉璀璨;汉教之路,道阻且长;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

朱金婧

2019年-2020年罗马尼亚锡比乌卢奇安·布拉卡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;华侨大学华语与华文教育专业研究生。